曾经,
她在龙洞堡公安干校门口,摆小摊卖凉粉米豆腐。
她没上过一天学,就连本人的名字,都是儿子成人后手把手教她写的。
她乐善好施,尽管自己的生活充斥艰苦,然而常救济邻近一所学校的一名贫苦生,感谢之下,学生叫她“老干妈”。
如今,
她是领有2000多名员工,年利润达12亿,2016年销量更突破45亿!她开发的产品,遍布了全国除台湾省以外的所有省份,远销欧盟、美国、澳大利亚、日本、韩国等20多个国度和地域。
她就是陶华碧,人们亲热地叫她“老干妈”,她的产品豆豉辣椒系列,也叫“老干妈”。
走近老干妈,就是走近一段传奇。然而,成功的背后,陶华碧只是一个苦命农妇。
1947年,陶华碧出生在贵州省湄潭县一个偏僻的山村,由于家里贫穷,她从小到大没读过一天书,自己名字还是后来儿子**的。
但她是干农活的好手、做麻酱的巧妇。贫穷**的日子,炒一锅热辣飘香的麻酱给家人佐餐,是她*得意的手艺。
20岁那年,她遇见一位地质普查员,两人相恋结婚。婚后,她接连生下两个儿子,一家四口的小日子,温馨又满足。但没过几年,丈夫就病逝了,家里没了顶梁柱。
为了维持生计,她先是南下打工,勉强养活一家老小;不久,稍有积蓄的她回到贵阳,开始走街串巷卖米豆腐,一分一毛攒钱。
42岁那年,省吃俭用的陶华碧,在贵阳市一条街边,开了个专卖凉粉和冷面的“实惠餐厅”。说是“餐厅”,其实就是她用捡来的半截砖和油毛毡、石棉瓦搭起的路边摊而已。
但是,由于量足价低,这个路边摊吸引了大批中专学校的学生就餐。那时,看到困难的学生来吃饭,陶华碧总是加量或者不收钱,学生都亲切地叫她“老干妈”,慢慢这个称呼成为她的名片。
一天中午,陶华碧的麻辣酱卖完后,吃凉粉的客人就一个也没有了。她关上店门,走了十多家卖凉粉的餐馆和食摊,却发现他们的生意都非常红火。更让她惊讶的是,这些餐厅生意红火有一个共同原因,都在用她的辣椒酱!
她终于发现,辣椒酱才是一笔更大是生意啊!
1994年11月,“实惠餐厅”更名为“贵阳南明陶氏风味食品店”,米豆腐和凉粉没有了,辣椒酱系列产品开始成为这家小店的主营产品,不少人慕名而来,“老干妈”的名气在当地越来越响,慢慢供不应求。
一个“路边摊”,竟然日进斗金,很多人眼红,三天两头来找麻烦,吃拿卡要,还冒充城管罚款。被*得走投无路,“老干妈”常常拿起炒瓢就要跟他们干架,孤儿寡母挣钱的不易,只有自己知道。
但是,令人回味的辣椒酱让她拥有了大批“粉丝”,支持她办厂的呼声越来越大。
1996年,她招聘了40名工人,办起了食品加工厂,专门生产麻辣酱,广销云贵。1997年,“贵阳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”正式挂牌,全国扩张。
但是,随着“老干妈”品牌影响越来越大,山寨仿冒的厂家也越来越多,从1997年起,**“老干妈”的产品多达五六十种,有一家甚至抢在陶华碧之前注册了“老干妈”商标。
面对同行的无良竞争、有关部门的**态度,陶华碧发狠话,“哪怕倾家荡产,也要打到底,你再有权有势,我们也要讲真理。”从此她开始全国打假、不停诉讼。
“我创出来的,就得是我的。我这个人,真金不怕火炼,我不怕。”2003年,经过几年的奔波上诉,陶华碧终于得到了国家商标局的公正判决,成为“老干妈”商标的**合法人。
8块钱一瓶的辣酱,每天卖出130万瓶,年销售额45亿,20年间产值增长超过600倍,2016年成为价值170亿成为继“贵州茅台”之后,贵州省又一个全国响亮的品牌。
正如她所说的,我是中国人,我不赚中国人的钱,我要把老干妈卖到外国去,赚外国人的钱!
如今,72岁的她已退居二线,两鬓斑白,但却仍然精神矍铄、脚下生风。对于生活,她总是满怀热情与期待,她说,“如果有来生投胎了之后,我要当将军,上战场,我就打仗去。”
陶华碧,就是这样将成功做到**的创富者,也是将简单做到**的创富者。她把一瓶8块钱的辣椒酱做成可以与茅台相提并论的品牌,但她坚决拒绝像茅台一样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。一个**创业的民营企业家,做到这一点有多难,恐怕只有那些富豪榜上的明星们冷暖自知。